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知识连载(一)
时间:2017-02-24 09:52

    【编者按】2015年12月,福州市被中央网信办确认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试点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福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顶层设计》已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组正式评审。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本期开始,《智慧福州简报》将以连载的形式分期介绍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知识,以飨读者。

    新型智慧城市的定义

    “新型智慧城市”由中央网信办于2015年命名,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建设实效,本质是改革创新。

    新型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

    城市治理和管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过去几年间,我国近3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央作出了发展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数字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特征及发展策略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五大重要特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以人为本、活力永续、安全可信。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应重点把握好五点发展策略:政策集成、分级分类、多规合一、先进适用、多元协作。

    新型智慧城市的三个“新”

    一是理念新。打通“烟囱”式的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跨行业异构数据融合,实现“真”智慧。二是机制新。政府管理扁平化,数据开放共享交换,可执行市场化运作。三是模式新。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全社会共建共管,设计、建设、运营无缝衔接。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区别

    新型智慧城市基于信息化,又高于信息化。智慧城市不  完全等同于城市信息化,而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一是数字城市强调基础,智慧城市强调应用。数字城市强调的是看得见、有得用,注重基础、以数据主导;而智慧城市则是用起来、用得广、用得好、可持续发展,注重应用、以应用主导。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了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

    二是数字城市关注局部,智慧城市关注系统。数字城市基于的是互联网形成的初步业务协同,主要通过城市各行业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各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从行业分割、相对封闭的信息化架构,迈向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通过泛在的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在于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民三者之间的积极性,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与行业管理网格化的和谐互动,实现条块资源整合与联动,从而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三是数字城市注重效率,智慧城市注重感受。数字城市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它体现的是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数字城市强调的是以数据为准。而智慧城市则是在数据的基础上,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工具,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市民的参与和用户体验。智慧城市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用户体验、市民参与,进而为智慧城市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享用者,更是信息的最终服务指向。相较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互动性和沟通性将会大大加强。

来源:智慧福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